慢性阑尾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改革开放40年医疗篇丨消失的赤脚医生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qsnbdf/250523/q3vil80.html

□记者田园段伟朵

核心提示丨从最初看病老三样“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表”到如今的“B超、螺旋CT、血气分析仪”;从“赤脚”医生满村跑,医院诞生……从事51年村医工作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马文芳,亲历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40年。

一个时代的符号:赤脚医生

农村合作医疗制度、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、赤脚医生制度,曾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三大法宝。

上世纪80年代,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,家庭成为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,旧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,并逐渐解体。以“赤脚医生”闻名的中国模式,逐步淡出舞台,农村开始了漫长的看病自理时期。

此时,一批经验丰富的“赤脚医生”在村里开起诊所,数量达到多万人,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——乡村医生。作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“网底”,在多年的基层卫生建设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省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成为第一批“转岗”乡村医生的人。

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,马文芳说,“赤脚医生”们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光环:在农村疟疾、地方病盛行时,村医们背着药箱挨门挨户登门问诊,“送药到手、看服到肚、不咽不走”,最终让疟疾销声匿迹。

听诊器、血压计、体温表,是上个世纪村医的“老三样”。马文芳说,当时村医开设的村诊所,都带有一个时代特点:这些村诊所多以家庭为单位,“赤脚医生”是主治医生,家里的兄弟、亲戚在简单培训后,留在诊所负责包药、打针等。

“那个年代,没有医疗保障体系,乡村医生解决了大部分农村人看病的难题。”马文芳说,当时,感冒头痛肚子痛这些小病,看病都是一块钱。

一天最多看了个病号

“到了上世纪90年代,原来的‘赤脚医生’们陆续通过培训、自学、进修等提高了医疗知识,看病便宜,村诊所迎来最受欢迎的黄金年代,深得村民们信任。”马文芳说,当时,最多一天看了个病号。

“村医院、医院比较受欢迎,村民们生病首先去诊所,医院。”马文芳说,以阑尾炎手术为例,乡医院治疗费是36元,县医院费用是多元,所以碰到一些需要手术的大病,都是村医院送。

变化出现在90年代中期。随着沿海城市制造型企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农民工外出打工,收入也比以前提高了,加上乡村道路陆续修通,县医院的救护车可以开进村子。

此时,医院迎来最“尴尬”的几年。作为村诊所的上一级医疗机构,医师力量不足、器械设备不够,渐渐失去吸引力。马文芳说,“当时医院,最后只剩下一个在勉强维持。”

新农合来了医院“复苏”

“急救车一响,一头猪白养;住上一次院,一年活白干。”上世纪末,这个谚语在农村广泛流行。昂贵的医疗费,让一些村民因病返贫。

年,我国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其特色为财政补助+农民自愿,目标是年实现“基本覆盖农村居民”。

马文芳说,根据报销比例,去乡镇卫生院看病能报销90%、县医院报销80%、医院的最高报销比为70%、省的报销比为60%。

新农合制度的实施,也宣告医院的“复活”,医院的吸引力逐步提高。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,到了21世纪,村诊所开始逐步消退。

此时,村医们也开始面临生存问题,马文芳说,零差率药、公共卫生服务等新的改革措施陆续施行,村诊所举步维艰。“给小孩子看个感冒收费1块钱,大人收费2块钱,现在药品进价提高后,感冒收费都是3-5块。”马文芳算了下自己的收入,每月元。在经过多地调研发现,村医收入最多为元,越来越多的村医选择改行。

国家将推进分级诊疗

一边是村诊所失去吸引力,医院规模不断扩大,医疗优质资源向大城市、医院集中。

“随着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加上报销制度的完善,无论是大病医院全方面检查一下。”马文芳说,这样导致的结果是,一边是村诊所、基层诊所人员廖廖,医院病人越治越多、人满为患。
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,实施健康中国战略,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,推进分级诊疗。

基层医疗,就是做好预防保健、慢病管理和一些常见病、普通疾病的诊疗。医院主要是解决疑难疾病、重大疾病、多系统复杂疾病等诊疗、技术辐射、培训、科研等等任务。

“医院看的病,医院。医院资源配置,让更多患者愿意去。”马文芳建议,分级诊疗实施后,相关配套措施也要进行调整,引导更多人去基层医疗机构看病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医院院长周崇臣认为,人们“看小病”喜欢扎堆“大医院”,原因之一就是分级诊疗制度不完善,而医联体建设是分级诊疗实施的有效路径,也是医改深入推进的关键载体。

医疗发展40年大事记——

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,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,卫生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人均预计寿命67.9岁

医改元年。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“赤脚医生”这个名称,凡经过考试、考核已经达到医生水平的,成为乡村医生;达不到医生水平的,都改称卫生员。

医疗机构被推向市场,自谋出路。

深医院制度改革,为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开了先河。

国务院颁布《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》,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。

医院改制在部分地区已付诸实施。

我国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其特色为财政补助+农民自愿,目标是年实现“基本覆盖农村居民”。

亿万国民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